朱少林课题组在NiH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7-03-22浏览次数:757127

    近日,威尼斯wnsr888(亚洲)集团有限公司有机学科、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少林课题组在NiH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成功实现了远程sp3 C−H键芳基化(J. Am. Chem. Soc. 2017, 139, 1061−1064)和a,b-不饱和酮的不对称选择性1,2-还原(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2022-2025)。
    碳氢键官能团化是当前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知的方法大多需要特定的导向基团,较高的温度,这也限制了其反应的选择性、官能团耐受性和实用性,因此发展不依赖导向基的选择性C–H键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烯烃来源丰富,容易制备,课题组利用烯烃的双键和镍氢化学来引发远程的sp3 C–H键官能团化,开创了新的活化模型。该反应模型巧妙地利用镍氢与烯烃发生插入/消除反应来诱导烯烃异构同时结合镍的偶联化学来实现远程的sp3 C–H键官能团化。反应从双键开始启动,烯烃通过氢金属化反应作为潜在的有机金属试剂,净结果是双键被无痕地还原而远程的C–H键被官能团化,该反应模型为目前的C–H键活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适用范围广,区域选择性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关注的是,双键位置和构型不同的烯烃混合物在石油工业中廉价易得,但是由于分离困难很难进行高附加值的下游转化。使用上述研究中所发展的新策略可以立体归一性的得到单一的高附加值的1,1-二芳基化合物(该结构广泛存在于药物和材料分子中)。该研究不仅为sp3 C–H键官能团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反应模式,而且为后期进一步研究更广泛的不对称官能化反应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作者为博士生何玉立和硕士生蔡亚磊。
    另外一方面,手性烯丙醇广泛存在于一些药物和天然产物中。构建手性烯丙醇结构最实用、高效的方法是直接立体选择性的1,2-还原a,b-不饱和酮。然而,这些方法中主要存在1,2与1,4选择性以及底物官能团的兼容性问题。
    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廉价的手性Pmrox配体,外加当量的氢源在镍催化剂的存在下实现了高立体、区域选择性制备手性烯丙醇类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官能团兼容性好。本文的作者为研究助理陈丰林和硕士生张遥。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计划、国家和省基金委青年基金以及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资助。因后续研究需要拟招博士后1名,待遇从优。